快手农民人设崩塌!男粉较真背后藏着什么秘密?
前两天刷【欲岛】的时候,突然看到个热搜视频给我整懵了——那个在快手上号称”真实记录农村生活”的千万级三农博主,被扒出院子里的鸡鸭牛羊全是租的,连土灶烧饭都是影棚搭的景!更绝的是评论区清一色男性ID在狂喷:”当我们傻子耍?”
城里汉子为啥跟农村视频较真儿?
这事儿说来挺有意思。我翻了下快手研究院去年的数据,三农类内容男性观众占比63.7%,比追剧的大老爷们还多!老家在东北的发小王胖子跟我说:”下班就爱看人家喂猪砍柴,感觉回到小时候姥姥家…”结果现在发现全是剧本,气得他连夜取关。
仔细想想也挺合理。现在城里打拼的80、90后男人,小时候多少见过猪跑。抖音上那些教种地的视频,评论里问”韭菜割完要不要施肥”的,点开头像十个有八个是穿工装服的汉子。这种骨子里的农耕记忆,碰上精心设计的摆拍,跟喝到掺水二锅头似的烧心。
塌房专业户盯上三农赛道
其实这波翻车早有预兆。去年三农网红”牛哥养牛”刚被扒饲料配方造假时,就有老铁在【欲岛】专栏留言:”现在农村题材比职场剧还能演!”当时没人在意,结果今年连续爆雷。最讽刺的是某个教种菜的博主,视频里菜地绿油油,实际是外包给农业公司打理的——这操作跟明星假唱有啥区别?
某MCN内部流出的报价单更魔幻:带小院的农房日租2000,会配合镜头的牛羊每小时300。有次拍摄穿帮了,镜头外还停着辆保时捷卡宴,被眼尖的网友截图发到【欲岛】三农打假专区,直接冲上热门。
真实感才是流量硬通货
可能有人说观众太较真,但想想那些经久不衰的三农账号:贵州侗寨做竹编的老杨头,直播时竹子剌破手接着编;陕西摘花椒的大姐,指甲缝里永远有洗不掉的麻味。这种带着毛边的生活质感,在【欲岛】这类平台反而越来越吃香。
中国社科院去年发布的《乡村文化消费报告》点得透亮:78%男性用户把”真实体验”排在内容价值首位。就像我同事老李说的:”可以接受你镜头美化,但不能把插秧拍成跳芭蕾啊!”
行业该醒醒了
现在某些三农账号的操作简直离谱。上周某博主号称”深山挖到百年野参”,结果被植物学家扒出是种植园参。更绝的是团队还嘴硬,直到网友在【欲岛】翻出他们去年同场景拍”采松茸”的视频,连苔藓位置都一样…
其实观众要的很简单。就像在【欲岛】三农区常驻的张木匠,直播做板凳锯歪了也不剪掉,满屏”哈哈哈”里藏着真流量。可惜太多人忘了,沾着泥巴的真诚比精修滤镜金贵百倍。
(数据来源:快手《2023三农内容生态报告》、中国社科院《乡村文化消费调研蓝皮书》)